揪出藏在差旅费中的“猫腻”

湖南省审计厅 sjt.hunan.gov.cn 时间:2014年08月11日 09:35 【字体:
  

近日,我们在对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大部分中层以上干部以“备用金”的名义向单位借款,且长时间不归还,有的时间长达四五年,有的金额多达五六万元, 还发现该单位职工出差经常不及时报账,跨季或跨年集中报账现象很多,报账时发票不是一次一粘,而是混合粘贴、票种分离,这种做法难免有混水摸鱼之嫌,于是审计组将差旅费审计列为审计重点。

经调查询问有关当事人,原来该单位以科室为单元,实行经费包干制,科室经费当年结余不结转下年,职工出差实报实销,报账时既不需书面申报,也不需填写《差旅费报销单》;与出差相关的经济事项基本上通过现金支付,对职工出差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没有硬性强调;财务人员仅凭发票类别或品名进行核算与记账。这种内控制度显然不科学、有漏洞,审计组扩大了实质性审计范围。

审计组将近三年来差旅费明细账分科室按时间顺序分次排列,抽取对应科室以差旅费名义列支的大额住宿用餐发票及其附件,将发票取得时间、发票附件发生时间与当次车旅、飞机等交通费票据取得时间比对,利用排除法找出疑点或发票之间时间、地点等不匹配事项询问出差当事人,由当事人作出合理解释,审计进行理性判断。通过票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印证,查出该单位各科室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借出差之名,虚列住宿、用餐、招待协调等经济事项,违规取得发票套取资金等违纪违规问题,累计金额多达上百万元。

审计查处情况引起了该单位高度重视,及时对差旅费管理进行了专项整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制度,要求职工实行出差申报制,出差后要按规定及时填写差旅费报销单,要注明出差事由并一次一报,差旅费报销单附件均要注明开支事项及用途,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市直差旅费标准审核把关等。

经过上述实例,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紧紧围绕事物表象或反映形式,从内控制度和操作流程等宏观层面着手剖析,从细微处找出疑点或线索,层层解剖与印证,揪出藏在差旅费中的“猫腻”。(供稿人:凡佳音 审批领导:段小卿)


揪出藏在差旅费中的“猫腻”

1010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