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征地拆迁的范围和规模不断增大,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成本不断增加,征拆安置补偿资金的发放和管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领导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之一。审计机关应高度关注征地拆迁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一、征地拆迁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现状
一方面,目前的征地拆迁资金审计以事后审计为主,审计监督难度较大。征地拆迁资金审计大多是发生在拆迁结束以后,房屋及附属设施已基本拆除完毕,审计资料多为书面材料,既多又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真实性很难考证。同时,当前征地拆迁形式大多数为层层委托式,实际承担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具体工作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一般只有征拆补偿资金拨付和工作经费使用的相关资料,没有项目的土地审批、前期预算、图纸、评估等前期多个环节的资料,审计人员只能以国土部门认定的房屋补偿及设施补偿标准为合规标准,而对于国土部门未认定,但在实际征拆工作中却已经发生的补偿费用,难以认定其是否符合政策标准。另一方面,征地拆迁专项资金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没有比较成熟的审计实施方案供参考和借鉴,而基层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审计人员,对征地拆迁政策文件了解不深,相关业务知识也比较缺乏,难以提高征地拆迁资金审计的质量。
二、加强征地拆迁专项资金审计的建议
一是要尽快建立征地拆迁专项资金跟踪审计制度。审计机关要提前介入征地拆迁工作,实行全程跟踪。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规范拆迁管理行为,确保安置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维护拆迁区域的社会稳定。同时,开展跟踪审计,可以对征地拆迁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堵塞资金监管漏洞,防止出现拆迁部门和拆迁户联合套取拆迁补偿资金现象,确保资金安全,降低征拆成本。更重要的是,开展跟踪审计,审计人员能够直观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细致地提供具体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要加强征地拆迁审计业务知识的培训。审计人员要不断加强对征地拆迁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尽可能熟悉征地拆迁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详细了解拆迁的范围、内容和安置补偿的标准,要将拆迁程序的合法性审查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审计人员要加强与国土、规划等部门专业人员的学习交流,详细了解征地拆迁工作的业务流程,补偿资金核算审批流程、计算方法和标准等。
三是要做到拆迁安置工作全过程公开透明。相关主管部门和具体实施单位要把各自的职责权限、补偿执行标准、补偿项目和补偿财务如实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审计人员要认真核实补偿资金的发放情况,认真核对公示结果与实际补偿是否一致,监督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流向,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拆迁户手中,做到专款专用。
(供稿人:陈翠婷 审批领导: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