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审计工作新常态应做到“四个适应”

湖南省审计厅 sjt.hunan.gov.cn 时间:2015年08月03日 16:44 【字体:
  

常德市审计局  张克武

近年来,全国审计工作转型发展的趋势加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国务院《意见》、李克强总理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讲话、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论述,都对审计工作的定位、职能、要求有新的表述,审计工作要因时制宜,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总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适应”。

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基于国家经济增长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正确判断具体到我省,就要做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增量“三量齐升”,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审计工作只有坚持与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才能体现建设性,彰显时代性,审计工作才会更有价值。全市审计要主动跟进全市工作中心,从审计计划上聚焦市委决策部署,从审计组织上统筹全市全局资源,构建“一盘棋”,从审计思路上秉承“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提升审计成果。

要适应作风廉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加强作风建设与推进反腐败作出了系列部署,出台了系列规定。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历次全会提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大以来国务院历次廉政工作会议强调,要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要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用制度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确保公共资金使用安全。以上规定和讲话内容,均包含“八项规定”、“四风”、“制度建设”、“惩治腐败”等一些高频词汇,这些都是大局,也是审计工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要适应审计职能新定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从顶层设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审计监督从行政监督中单列出来,纳入党和国家九个方面的监督体系。国务院《意见》提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审计作用由监督向监督与保障并重转变。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审计的新定位,使审计视野更为宽广、审计实践更为丰富、审计作用空间更为广阔。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审计的功能性在不断拓展。审计功能已由过去单纯的经济监督向审计治理转变,重在发挥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功能,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审计的要求更严格,对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另一方面,审计的着力点更加全面。按照《意见》精神,要发挥好五项保障与三个监督作用。今后的审计工作,将在传统的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单位及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和依法行政情况,更加关注廉政和作风建设情况,更加注重建设性。

要适应审计创新新局面。近年来,从审计长、厅长讲话中对审计创新的要求,以及全国全省审计发展的现状来看,审计创新是大势所趋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内资源整合力度加大。现有审计体制下,为提升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和宏观性,审计署、审计厅更倾向于动用全国、全省审计资源,推行上下联动、多专业融合、多方式结合的审计组织方式,大型行业审计任务不断增多,目前已占据到我市审计工作时间的40%,基层机关自主性不断下降,须尽早适应和应对,特别是在计划管理、审计实施与绩效考评等方面要有有效措施。二是整合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资源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审计力量不足是主要困难,在编制受限的情况下,各地根据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参与财务审计和政府投资等审计,同时,完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衔接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审计全覆盖中的补充作用。三是审计的信息化迅猛发展。计算机审计成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地以“金审工程”为依托,搭建大型数据分析平台,稳步开展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数据审计、联网审计成为新常态。四是审计质量控制和成果开发的力度更大、手段更多。在质量控制上,以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为特征的责任制更加强化,以集中审理为重点的审计工作机制更加优化,以质量监督检查为手段的项目创优和质量评议机制更加完善。各地在成果开发创新上,突出表现为以审计整改、责任追究等为核心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以审计要情、审计整改督办函、审计约谈函等为载体的新工具得到有效运用。


把握审计工作新常态应做到“四个适应”

10108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