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亟待完善
湖南省审计厅 sjt.hunan.gov.cn
时间:2015年09月14日 16:00
【字体: 大 中 小】
日前,笔者在跟踪审计调查农村五保户危房改造资金落实情况时发现,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费偏低,集中供养对象每人每年4000多元,分散供养对象每人每年2000多元,长期来未能调整标准,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维持艰难,其供养费主要由县级财政负担;此外,农村散养五保户危房改造资金补助不足,新建对象每户补助40000元,危房改造户每户补助7500元,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对分散供养已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和患病照料等情况的五保户存在较大的困难,部分分散居住五保老人去世后多天无人知晓,所居房屋因忌讳居住形成资产闲置,出现诸多弊端。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平均寿命已近75岁,农村80多岁、90岁老人普遍存在,城市养老的机制体制等方面正逐步形成和规范,而农村老人供养保障、居住环境、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信息网络、发展规划、监管机制等较为滞后,特别是农村五保老人又是这个群体中最弱势的对象。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县本级财政收入每年维持公职人员基本待遇、行政运行都较为困难,更难承担起相当大一笔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和危房改造配套资金,农村五保供养、服务已成为社会化突出问题。
就进一步完善制度,笔者认为应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各级投入,统筹管理。每年从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投入,实行网络化管理模式;结合区域基本生活水平,适当提高供养费标准,缓解由一级财政为主的供养资金压力,确实保障基本生活费用。二是整合资源,完善制度。不断创新机制,激发各方面活力,发挥传统互助、志愿者服务、企业对口援助合作、发达区域支助欠发达地区、老年协会、社会慈善和政府管理的作用,多渠道的整合资源,妥善解决农村五保保障。三是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基金制度,强制落实农村从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规定,建议实行个人缴费与适当政府补助打入个人基金账户,提高参保积极性,有效解决后期政府供养负担,建立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形式的养老,促进城市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四是集中供养,节省资金。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居住,明显优势于分散供养居住,既节省土地、资金,又便于生活起居、患病护理和丰富文化娱乐生活。随着城镇化建设规划发展,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居住、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五是各级重视,常年监管。各级政府应将涉及农村五保工作纳入本区域发展规划,注重分析和解决实际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加强综合管理,推进全方位发展。同时,应加强行业监管、财审监督、社会监督、法制监督和政府督查,促进资金落实、管理规范、优质服务,保障农村五保老人的权益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需。
(供稿人:雷海燕 审批领导:谷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