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机关法治建设 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湖南省审计厅 sjt.hunan.gov.cn 时间:2015年12月09日 10:24 【字体:
  

审计监督既是法治建设发展的产物,有赖于法治建设的进步为其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作为法治建设中依法行政的主体践行着依法治国方略,又作为独立的监督机构承担着部分法律监督职能。审计机关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以创建高效服务型审计机关为目标,大力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一、提高“三个”认识,增强审计法治意识

审计法治建设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作为综合经济执法监督部门,应在新的起点上,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不断推进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不断提高审计执法能力和监督水平,不断提高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审计的威慑力,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只有这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才能更好地实施“六五”普法战略,更好地推进法治湖南和法治政府建设,更好地实现依法治国伟大战略目标。

审计法治建设是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质量就是生命”。审计项目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健全的法规制度、合理的人员配置、科学的职责分工,还依赖于审计机关法治建设的程度,依赖于整个审计工作的执法力度。《国家审计准则》就是检验审计项目质量优劣的一根准绳。审计机关只有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以法律为准绳,不断增强法治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强力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努力提升法治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法治建设是创建服务型机关的根本保证。审计监督是对与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全面监督,涵盖了财政、金融、投资、民生、资源环境、农业生态等各个领域。我们要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契机,站在宏观和全局角度,在综合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政府工作中心、公众关注程度等因素,将审计视角扩展至各相关领域,努力实现审计监督的经常化,使审计介入方式更加主动,介入时点更加灵活,由单纯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监督,为经济腾飞保好驾、护好航、服好务。

二、做好“三个”结合,推进审计法治建设

要与系列活动日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审计法规力度。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内部刊物、有线电视、局域网等各种宣传载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同时要充分利用“12·4”法制宣传日、“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五一”劳动节、“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预防艾滋病日等时机,深入机关、农村、学校、企业、街道、社区开展审计法律法规宣传,让审计法律法规家喻户晓。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审计法治意识,树立审计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从审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要与创建学习型机关结合起来,切实学好用好审计法规知识。审计机关应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要以“法治湖南”建设和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以《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预算法》《会计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重点,采取中心组学习、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等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和引导审计执法人员学深、学透、学牢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一切法律法规和条例知识,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要与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审计法治建设。今年3月以来,党的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在全国开展。审计机关要以此为契机、为载体、为抓手,把开展法治建设主题活动与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价值追求,找准审计机关在“四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以推进民主法治、改善社会民生为目标的意见建议评估制度,确保审计机关出具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能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四个有效”,即有效维护经济运行安全,有效制约权力运行和建立问责机制,有效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有效促进科学发展,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法治建设、推动历史前进。

三、落实“三个”措施,提高法治建设水平

坚持依法从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审计机关要把依法行政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确保决策科学化、民生化、规范化。要依法开展项目审计,正确引用法律法规条文,合理评价定性处理处罚;依法责令被审计单位上缴应当上缴的款项,依法复核、审理审计报告及其他审计文书;依法公告审计报告结果,依法保守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培育法治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把培育审计法治文化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要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制定详细的审计普法规划,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审计业务人员和执法监督检查人员的普法、学法、用法工作。要坚持集体学法考试考核制度,推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考评。要牢固树立“终身学法”的理念,坚持以守法、懂法、知法为荣,以依法从审为己任,不断陶冶法治情操和素养,不断增强审计执法能力和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人才强审”的理念,努力加强审计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要广开进贤之路,多种渠道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审计事业中来。要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中青年干部、业务骨干的培养选拔,进一步优化审计干部队伍结构。要加强对现有的审计干部队伍进行分层次的培训,积极开展现场审计“传、帮、带”引导工作,多从政治上、待遇上、感情上关心审计执法人员,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法治观念和业务能力。(审批领导:印钊 供稿人:左洁)


加强审计机关法治建设 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1010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