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务消费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

湖南省审计厅 sjt.hunan.gov.cn 时间:2016年10月24日 00:00 【字体:
  
    如何加强公务消费审计监督,研究和制定公务消费监督制度,揭露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各单位进一步规范公务支出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审计监督。

明确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公务消费,主要指财政预算安排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公务招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劳务费 等;其他资本性支出中的办公设施,大型修缮、公务用车购置费。对此,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七个方面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公款消费预算编制和执行总体情况,评价各单位在预算执地中是否做到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强化支出管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重点揭示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享乐主义现象;会议费和培训费使用情况,关注是否存在虚报培训人数、变相收取费用;超标准安排就餐等问题,举办节庆、搞形象宣传活动等情况,关注使用财政资金举办各种庆典、节会、论坛等是否严格发行审批手续,是否存在奢靡之风现象;党政机关办公遇用支出情况,关注超标准豪华装修,超标准占用办公楼、超标准购置办公设施等问题;专项资金支出情况,重点关注专项资金中用于公款消费支出是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规范津补贴情况,重要关注超出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等问题。在实施审计时,可以“三公经费”和会议、培训费作为审计重点,同时要突出对下属单位和工会、学会、协会的审计抽查,力度跟进。

统筹利用各类审计资源。审计机关根据审计任务和要求,应统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任务和成果质量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统一内容要求,统一制度审计工作方案,内部审计、社会中介机构要按照审计机关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审计。鉴于目前国家审计机关编制受限,人少事多,需要实行分类审计,根据单位类型和资金性质进行分类。五年内对涉及预算执行法定要求的一级预算单位,每年必审;对掌管大量财政资金分配权和下属单位较多的一级预算单位至少审计两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主要负责本级一级预算单位的审计,同时检查内部审计、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主要负责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审计,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单位,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进行审计,最终达到不留死角、全覆盖监督。

创新审计手段加强整改。一是审计手段信息化。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要加强审计数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建立审计数据联网机制和共享机制。二是审计整改过程化。采取“边审边改、督查整改、公开促改、追责问改”的措施,确保将审计整改贯穿全过程,着力防止和避免“屡审屡犯”问题。三是审计成果制度化。审计既要敢于抓住顶风作案,奢靡浪费的典型案例,又要及时发现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从推动政策、法规和制度的立、改、废、体制机制的创新或优化,推动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上下工夫,提升审计价值。严肃审计形象、树立审计威信。

建立联动监督机制。公务消费审计既涉及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又涉及社团组织等行业专项资金管理部门,也涉及本级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因此,必须明确公务消费审计联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依法履职的监督管理机制。审计机关结合部门预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工作,逐步推进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情况审计公告,通报当年度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财政部门要组织指导部门细化预算编制和执行,审订批复部门(单位)的年度预算,提供审计所需资料和电子数据;被审计单位要积极配合审计,并组织内部审计机关和中介审计机构做好对下属单位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工作;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严肃责任追究,尤其对顶风违纪、性质严重的典型问题要进行通报、及时曝光、严肃处理,确保政令畅通。审计跟进监督常态化,部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全国审计工作一盘棋。(审批领导:李新辉 供稿人:詹少云)


浅谈公务消费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

10108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