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益,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应把好“五道关”。
一是把好“审前调查关”。审前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被重视,做好审前调查可以让审计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好审计调查关要注重收集资料,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电子资料,根据项目特点,通过AO平台,建立原始数据库,为计算机审计做准备。也要做好外围调查,听取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召开座谈会、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延伸审计。更要仔细分析资料,认真整理归纳。
二是把好“审计质量关”。审计机构要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准则,建立健全审计工作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从项目计划、审计实施方案制定、审计通知书的制发……到审计查证过程。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优化审计报告编制,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工作底稿到审计决定,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规避审计风险。
三是把好“审计公开关”。随着依法行政、法制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民众法治意识不断觉醒和增强,在审计公开事宜方面,审计机关应引起重视,在遵守保密原则的情况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市审计局开通审计官方微信或微博,用新媒体和公众互动,提高审计的影响力,破除审计神秘感。
四是把好“审计廉政关”。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自觉遵守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其他各项廉洁自律规定,做到廉洁从审。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刚正谨慎的态度,从点滴做起,修心养性,严于律己,廉洁从审,无私无畏。审计廉政要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言,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
五是把好“审计整改关”。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审计整改问责力度,认真抓好审计整改落实督导工作,积极扩大审计整改落实效应。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吞和挪用危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处理,严肃问责,并向社会公布结果。通过电话联系方式,督促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审计整改意见。建立审计组对审计整改意见事项的跟踪检查和后续审计制度,确保整改问题有效改进。建立审计项目审计整改意见落实台账,定期回访,确保审计效果。(审批领导:李新辉 供稿人:谭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