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数量小。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形成的原因,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村级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收入及争取相关部门政策支持来补充村级运转经费的不足。另有部分村有少部分收入来源于村级集体土地发包收入、渔塘续租收入等资源性收入,而这些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困难较大,更谈不上发展。
二是村级集体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大部分村级组织基本上成了“四无”村,即:一无村办集体企业;二无集体掌控资源;三无集体财产;四无集体收入。以致于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集体经济基础总体偏弱,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缓,经济增长势头不强。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支出不断上升。近年来,由于村级支出呈上扬态势,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为民办实事和村干部报酬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较大,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支出快速增长。
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多。一是土地政策制约。在城市优先发展的导向下,村级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资源基本被挖尽,想走开发建设之路必无前途。二是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大部分村把资金都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缺少资本积累,部分经济薄弱村仅能维持运转。加上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从金融机构融到资金。三是缺少相关物质条件,就地发展潜力不足。一些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区位条件差,很难找到好的发展项目。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或奖励的办法,扶持村集体依据地方实际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统一经营的高效农业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小额贷款贴息力度,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担保。
二是加大土地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其土地增值收益返还村集体所有,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在土地征收时,安排留用地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三是加大金融支撑力度。主要涉农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在信贷支持上实行计划优先、利率优惠。加强农村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生产设施、集体山林权、村级股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抓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村集体资产、农房等抵押贷款试点。
四是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加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和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载体,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信息服务。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广纳贤才,把能力强、懂经济的同志选配到村支两委主要领导岗位上。强化专业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审批领导:李新辉 供稿人:但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