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科学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行动纲领、大政方针,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全省审计机关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全面落实其实践要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审计贡献。
一、感悟真理伟力,以绝对忠诚铸就审计之“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前进航向。十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全省审计机关要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转化为做好审计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自觉对标对表,经常校正偏差,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要提高政治能力,保持头脑清醒和政治坚定,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抓住政治关系、把握政治逻辑,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要求、维护政治安全。
二、服务中心大局,以奋勇担当彰显审计之“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要胸怀“国之大者”,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发挥应有作用。全省审计机关要全面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要紧扣重大政策落实开展监督,重点关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六稳”“六保”、减税降费、乡村振兴等政策落实情况,揭示和查处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促进中央和省委政令畅通;要紧扣财政绩效开展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揭示和查处支出结构不优,资金沉淀和闲置,资产、资源管理使用处置不当等问题,促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提升绩效;要紧扣维护经济安全开展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信贷资金投放、不良资产处置等情况,揭示重大经济贪腐、重大财务舞弊、重大财政造假、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等突出问题,促进防范化解风险;要紧扣权力运行开展审计监督,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风险防范,以及廉洁从政从业等情况,揭示和查处权力滥用和失职渎职等问题,促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三、站稳人民立场,以深厚情怀扛牢审计之“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审计机关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本理念,扎实履行好“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责任。要重点关注各类民生政策的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充分发挥审计接触面广、穿透深的优势,揭示民生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不到位的地方,揭示影响政策发挥效应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弊端,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动各项政策更加惠及和保障民生;要重点关注民生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等情况,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最大的为民情怀,通过加强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等专项资金的审计,揭示和查处民生资金被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促进保障资金安全、发挥资金效益;要重点关注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运营情况,揭示和查处借民生工程建设之机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等违背群众意愿、加大财政负担的问题,推动民生工程安全建设、高效运营,充分发挥民生工程项目保障和促进民生的重大作用。
四、聚力绿色发展,以精准护航贡献审计之“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是党中央赋予审计机关的重大使命。全省审计机关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资源环保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力度,促进我省深化“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治理,守护好“一江碧水”。要坚持问题导向,高度关注水、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保护情况,高度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情况,高度关注资源环保相关项目建设实效和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着力揭示违反土地、环境保护政策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着力揭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揭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问题;要完善工作机制,深化部门联动,加强审计与自然资源督察、环保督察、水环境执法等各类业务主管部门监督的协作配合,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形成监督有力、资源共享、衔接顺畅的大监督格局,更好地服务资源环保领域宏观决策的需要;要深化以案释法,梳理总结归纳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态环境审计案例,深入分析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问题,切实发挥警示作用,推动问题整改,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生态环保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推动自我革命,以有力贯通提升审计之“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审计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全省审计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上来,站在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能作用。通过深化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效,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日常协作,不断探索和完善三类监督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互促的工作机制和方式途径,确保三类监督在工作计划上有机衔接、在工作方式上联动高效、在工作成果上互促共用;要进一步强化线索移送,不断探索和完善分类、归口移送的程序和操作细则,在应移尽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移送质量,确保问题线索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线索核查的成案率,使贪腐分子得到应有的纪法处理;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借力纪检监察和巡视巡察权威,通过“巡审联动”、开展联合督查等多种方式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单位和人员,按规定提请纪检监察机关追责问责。同时,审计机关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惩贪治腐,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