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审计厅组织对涟源市、新邵县、宜章县和永顺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对2011年和2012年两个年度情况的摸底调查,审计发现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以来,上述4县市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收入逐年提高,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基本保障,惠民政策效果已全方位凸显。
一是财政投入逐年加大,经费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据审计调查,4县市财政总投入2011年与2012年分别较上年增长53%和24%;生均财政投入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每年也都有所提高,如永顺县平均年增长分别为36%和17%,到2012年两项投入生均分别为6662元和720元。
二是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改善明显。两年里,4县市各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5.6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校舍安全工程、合格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等。4县市维修改造校舍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新邵县、永顺县和宜章县各新建学校1所。同时还新购入图书97万册,新增4558.51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目前,已有249所学校通过了合格学校考核验收,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三是教师收入逐年提高,在职教师工资得到保障。4县市教师工资均已纳入财政统发,未发现拖欠现象。教师人均年工资每年都有所提高,如永顺县2010年至2012年由2.51万元/人提高到3.32万元,年均增长16%。
四是义务教育政策广覆盖,入学率得到很大提升。审计调查了解到,两年内4县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领取了免费教科书,受益面为65.8万人。此外,10.2万人次还享受了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7万人获得了免费营养餐。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学生及家长的负担大为减轻,更多的适龄儿童加入上学行列,入学率已达99.99%。
但审计也发现,由于上述4县市均属于该省连片特困地区,县级财力有限,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虽然逐年增长,然而与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为此,审计建议,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从根本上保障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兰志荣 伍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