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就简要介绍一下该书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同学聚会”——讲述一群过去的同窗在一次聚会上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第二部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它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述的是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的故事。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生活中追求的终极目标。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区,便开始他们的幸福生活。直到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嗅嗅和匆匆紧跟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地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而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最终冲破禁锢,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旧守在原地,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第三部分,“讨论”——是那些同窗好友们围绕这个故事展开的讨论,他们讨论这个故事的意味,以及如何把这个故事带给人们的启迪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中去。
时隔八年再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有喜悦、有追悔、也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从中得到了几点启迪,相信会对我今后的人生有一点的指导作用。
一是要敢于承认变化。“变是唯一的不变”,这是这本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比较容易陶醉于安易的生活,就拿我来说,我喜欢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每天面对熟悉的面孔,做着熟悉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是惬意。然而,从学校到基层,从一般干部到乡镇副职,从一个乡到另外一个乡,从基层到审计局机关,再从为人妻到为人母,工作、生活无时不在变化着,而且身不由己,甚至在某些变化到来、进行乃至结束时,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切都在变化。变化就是这样,悄无声息,一直持续,无法改变。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并承认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二是要善于预见变化。书中小矮人之所以在“奶酪突然不见”时反应那么强烈,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忧患意识,没有意识到“再丰富的奶酪也有消耗完的一天”这个道理。从我个人而言,八年的工作生涯中,我也缺乏这种意识,特别是在争当学习型干部上面做的还很不够。明明深知未来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然而却无法克服懒散的习惯,很少能静下心来学习。再丰富的原始积累,如果得不到及时更新,无法与时俱进,总有一天知识这片“奶酪”也会离我而去。当今世界,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在品尝着原有“奶酪”的同时,不断寻找到更多更好的“新奶酪”。“凡事预则立”,只有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我们才能更为自信地立足于当今社会。
三是要积极追踪变化。变是有过程的。从嗅嗅、匆匆和哼哼、唧唧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那就是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从“0”到“1”的变化或者说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都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上,都要学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体会,不断培育自己敏锐的嗅觉和观察力,以便及时应对奶酪“变质”而引发的恐慌。
四是要尽快适应变化。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意愿发展。面对变化,我不大可能像嗅嗅、匆匆那样随变化而动,也不会像哼哼那样,始终怨天尤人,沉醉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最有可能的是像唧唧,在变化之初犹豫不决,但始终还是能冲破思想的禁锢,迈出坚强的一步。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每一秒在你我身边都发生着变化,可能在你还未对觉察到的变化做出反应时,另一变化又将接踵而至。因而,我们必须打起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快地适应变化,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五是要乐于享受变化。从故事寓意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两只小老鼠就像简单的自己,在变化到来时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应对,身心不会受到太多影响;而两个小矮人就像复杂的自己,面对变化总会用复杂的思维去思考、纠结,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当然唧唧则更像成年的我们,能突破困境,适应变化,并在不断变化中,逐渐成熟,懂得享受。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大都充满着享受变化的热情,这种热情无疑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最动听的旋律。(供稿人:周芳 审批领导:李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