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审计人应当信仰什么?
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信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当每一位共产党员站在飘扬的党旗下,手抚《中国共产党章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就意味着要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仰铭刻进骨血里。品读红色经典,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信仰的革命先辈跃然眼前:江姐在狱中遭受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夏明翰写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慷慨赴死;保尔柯察金一生跌宕,始终信念坚定,顽强拼搏,勇于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身处和平大环境下的审计人,可能已经不需要横刀战场,但是只要心怀信仰,就必然勤勉务实,对工作尽责,对事业尽忠,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飘不浮;就必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处事公道,不徇私情;就必然廉洁从审,严格遵守审计廉政纪律,不触底线,不越雷池,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二问:审计人应当追求什么?
一个人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人的一生究竟应当怎样度过?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终极命题。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名声,有的人追求社会地位,有的人追求声色犬马……在永无止境的追逐中,有些人利令智昏,欲壑难填,陷入了腐败堕落的深渊,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沉痛。翻开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一段话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最好的回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代的审计系统,也有这样一批人,“铁面反腐,自断后路”的前审计长李金华、“扎根基层、奉献农村”的80后审计女干部金岚岚,“一腔热血化甘霖”的沅陵县审计局原局长李逢琪……他们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回答了,审计人应当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问:审计人应当舍弃什么?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重温红色经典,一位位英雄人物的生死抉择震撼着我:刘胡兰舍弃年仅15岁的宝贵生命,留下的是一腔热血洒满乾坤;黄继光舍弃肉身堵枪眼,留下的是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上甘岭精神;钱学森舍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即使被美国监禁仍不改初心,得到的是国家航天事业的飞跃式发展……他们舍弃小我,在天地间写下大写的“家”与“国”,得到了人民永远的敬重和爱戴。作为新时代的审计人,走出机关,在田间地头来回丈量,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舍弃的是舒适安逸,得到的是干群之间的鱼水情;少应酬、多读书,舍弃的是呼朋唤友、觥筹交错的表面繁荣,得到的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讲真话、干实事,舍弃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得到的是旷荡无私的胸怀和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得失之间,意味无穷,全在自己如何把握。每天挤出一小时,即使只是读几页书,天长日久,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会逐渐学会舍弃那些身外的虚荣和浮华,真正沉下心来做一点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先后在不同时段、不同场合谈起读书,讲亲身经历,论读书方法,言之谆谆,体现了一国领袖对“全民阅读”的期许。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在清冷的早晨里,在寂静的冬夜里,在无事的闲暇里,点一盏灯,鞠一杯茶,翻一页书,让我们在经典中一次次叩问自己的审计人生,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们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撰稿人:娄底市审计局 陈萍;审核领导: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