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作为反腐利剑和经济卫士,审计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独特、任重道远。审计部门党组应自觉担起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和统筹指导,牢牢把好审计发展、项目审计、思想舆论三个“方向盘”,不断提高领导和主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落到实处。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好审计发展的“方向盘”。意识形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信仰、方向、价值观等的综合体现,是其精神脊梁和灵魂寄托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战略目标,就是“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审计系统党组织来讲,抓意识形态工作,首要的、根本的就是要抓理想信念的筑牢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充分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党小组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培训、网络教育、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实践锻炼等方式,引导审计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个自信”。特别是要学习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从中找到审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正确发展方向,用以指导制定审计工作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安排具体审计项目计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使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国省审计工作大局保持步调一致、同向而行,共同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劲助力。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好项目审计的“方向盘”。审计部门每年要承担大量的审计项目,这是审计的“主业”,抓审计系统的意识形态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抓好“主业”的意识形态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三个基本的正确价值取向。一是要坚持依法独立审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审计部门自身来讲,要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审计工作,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另一方面,对于执法对象来讲,要坚守意识形态底线,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肃查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化公为私、毁损资源、破坏环境等违法乱纪问题,绝不姑息迁就。二是要坚持为民审计。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审计“立审为公、执审为民”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这就要求,任何时候,审计部门要把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严厉查处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民生资金中的挤占挪用、跑冒滴漏等损民坑民行为,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民生改善上。三是要坚持廉洁公正审计。作为执法监督部门,审计部门拥有审计评价权、审计建议权、审计处理处罚权等法定权力,并拥有一定的执法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慎用手中的权力,面对人情、关系、金钱、物质等各种诱惑,要耐得住清贫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进行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把每一次审计办成铁案,经得起人民、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用审计的实际行动维护好审计机关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
三、坚守审计系统思想宣传阵地,把好思想舆论的“方向盘”。 思想宣传阵地,是人们的思想、意识、认知、判断等的集散地,思想宣传阵地发出的主流声音,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认知判断。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宣传阵地的掌控,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审计部门应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牢牢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发挥好思想宣传引领思想、凝心聚力的导向作用。一是要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党在当前的政策、路线、方针和理论成果。因此,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遗余力的宣传党的系列政策、路线、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政策、路线、方针,武装审计干部的头脑,指导审计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凝缩,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审计领域的具体体现。因此,审计部门要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使其浸透到审计工作和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审计的职业特点。三是要正面宣传审计事项和审计成果。审计工作有其固有的独特性,那就是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查错和揭示性,审计工作的成果就是相关部门或相关领域的问题和弊端。因此,审计部门搞宣传工作,应特别注意正面引导。一方面,要从正面披露审计发现的问题,引导社会、公众、媒体正确关注和解读,通过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外部压力“倒逼”政府相关部门整改问题、堵塞漏洞和完善机制制度;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宣传披露的“度”,以避免引起社会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给党和政府造成被动和负面影响。四是要传播正能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被审对象在经济管理、内部监督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宣传推介;另一方面是要着力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工作理念、人格魅力、感人故事宣传出去,将审计实务操作中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成果、新感悟推介出去,传播正能量,激励好人好事,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一把手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长、科室长与一般干部谈话谈心制度,通过经常性的谈话谈心,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情绪和化解矛盾芥蒂,构筑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起人际关系和谐、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和谐机关。(供稿人:张伯文 审稿领导:康海湘)